本著印刷探索歷程,對于包裝印刷,畫冊印刷,不干膠印刷,臺歷掛歷等印刷,那么印刷是一個怎么樣的歷史呢。讓藍海印務和大家一起來探個究竟。
西方傳教士最早將西方鉛字和銅模引入中國,1807年英國傳教士莫里森來到澳門,將新約翻譯成中文,并聘請中國雕刻師蔡高在廣州鑄造印刷,但地方當局禁止他這樣做。 1833年英國人代爾在香港刻了1845個漢字,1844年美國長老會在澳門開設華華圣經書房,代代爾完成了4700個漢字的刻制,稱為“港字”。排版圣經,還向公眾出售主角。此書房于1845年遷至寧波,更名為梅花書房,1859年更名為上海。為了使漢字與西方文字相匹配,書店的美國工程師江百里對中文進行了改進。排版過程。他按照點數標準將字體大小定為7種(1點約1/72英寸),解決了中西合印排版難的問題。他還用電鑄法制作了銅模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他又將漢字按使用頻率分為普通、備用、稀有三類,并于1860年按照《康熙辭典》的順序制作了排版架,成為當時使用的漢字架的雛形。 100多年之后。這些改進促進了鉛印刷在中國的普及。此外,1843 年英國基督教傳教士約翰·麥克杜格爾 (John McDougal) 在上海創立的墨海書店是上海第一家擁有鉛版印刷設施的出版社。
中國最早的平版印刷出版物是1838年麥克杜斯在廣州編印的《萬國報》,1834年已經用平版印刷印刷公報,1876年徐家匯天主教堂經營的土山灣印刷廠。上海購買了平版印刷設備來印刷經文和宗教宣傳。隨后英國人梅查于1879年開設點石齋石印書店,以影版重印中國古籍,并創辦“點石齋畫報”。
鴉片戰爭后,西方列強獲得在華辦報的特權,外國人辦報迅速增多。 1840-90年代,創辦中外文報紙近170種。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868年在上海創刊的中文周報《教會新報》(后更名為《環球報》)。 《航運商報》(后更名為“紫琳喜報”),1850年由英國紫琳商行在上海出版。外國人開辦報刊的印刷廠,拓寬了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的途徑。比如1872年,上海的報紙《宣言》(中國最早的中文日報)就有了大型印刷機,不僅印刷報紙,還出版書籍。他們印制了《宣言書館藏書》(160余種)和《古今書》,采用平字印刷,是當時鉛版印刷書籍中價值較高的版本。
深圳藍海印務致力于畫冊印刷,包裝印刷,不干膠印刷等 公司本著“力求完美、精益求精”的服務理念,以精湛的設計、優質的材料,精確的印刷、至真至誠的服務,為廣大客戶成功地進行推廣和宣傳。藍海印務的每一位客戶,都是我們胸前的一枚勛章,我們將更加努力,完善自我,提高水平,藍海愿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,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前來我公司參觀、指導、洽談業務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